当前位置:首页 > 姓氏名人 > 正文

抗日名将***的学生时代

时间:2021-06-16 07:43:01

姓名测试

学生时代****.jpg

***(1904年11月28日-1981年5月7日),号光亭。陕西省米脂县人,国民**军陆军中将。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在国民**军机械化部队任职,历任国民**军第二百师师长、国民**军第五军军长,率部参加桂南会战,取得**关大捷。曾因错误决策,在缅甸导致四万国军泰半死于野人山撤退。1949年1月9日,在淮海战役中全军覆没,于安徽省萧县张老庄为中国人民***所俘。1959年12月4日,获得*********特赦释放。1981年,病逝于北京。下面就为大家介绍抗日名将***的学生时代。

从米脂县向东7.5公里处,向左一拐,就是吕家硷。村虽很普通,却很有名气,这里是抗日名将***的家乡。吕家硷是一个群山环抱的山沟小村,当村有一院座北向南、雅致而雄伟的住宅,这就是***出生的地方。

我从幼年时,常听老人们说,杜光亭(聿明的号)出生时,天上降下颗明星,落到住宅的东侧,杜举人(光亭的父亲)翻书看了看说:“珠宝东西,将来还不非凡”,便起名叫金蛋,号光亭,大****。这是1904年11月28日黎明的事,直到现在老年人们还传说着。

***的祖辈是开明地主,又是书香门第。祖父生有三子,父亲杜良奎,字斗垣,是清末文武举人。长子良辅,三子早年病故,故良奎遵父命,娶两妻。按封建习惯,一子顶两房,为第承祧。

***的生母叫高兰庭,家庭出身贫寒。杜有四个姐姐和一个弟弟,还有一个妹妹。伯父良辅也生有四女三子,连同祖父母及所雇六个长工,全家有20余口人的大家庭,伯父良辅当家。当时住宅三院,土地百余垧(一垧为四亩),三分之二出租,其余长工耕种,生活过的十分和谐幸福。

***的祖父杜为高,是清末秀才,平生酷爱诗书,家中专门腾了间大房藏书。杜良奎自幼受父亲熏陶,勤奋好学,又加之他天资聪明,博览群书、过目成诵,尤其爱好武术,刀枪拳棒,十八般武艺件件精通,省试中居然中举。杜举人的中医更精,又兼气功治病,为人义务诊治,不择贫富。他急公好义,爱打抱不平,社会各界交游甚广,遐而知名,很有点英雄豪侠的名气。

杜举人一生不屑仕进。中举后放弃云南即补知县的使命,却到西安长安大学堂教书去了。在西安教书期间,结识了一批英雄好汉和知名人士。当时全国各地反抗帝国主义列强的爱国运动,风起云涌,外界的一切新思潮传到西安,于是又出现了**清**封建统治的社会秘密组织,杜举人参加了同盟会。辛亥**时,他响应***“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号召,回到米脂,组织民团,曾数次赶走清**的官吏,后又反对***帝制,有过多次义举。

却说***当时还年幼,不懂事,在父亲的指点、辅导下,开始学文练武。他常见父亲埋头写作,或刺枪舞剑,他也跟上学习模仿。但他最喜欢偷的玩弄枪枝,他与堂兄杜聿鑫,经常拿上手枪在野外打山鸡,当作他最快乐的事,一旦打中,便欣喜若狂的跑回家中,拿给父母看。但父亲并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一介武夫”,更何况***是他四十二岁生的晚生长子,素所钟爱,玩弄枪枝怎能放心!因此,他在榆中教书时,把他带到身边住了几年。

1913年李鼎铭先生在陈岔临水寺办起国民小学,自任校长。李是杜二姑的儿子,住在二姑家,不仅生活上得到照顾,而且学习上也得到表哥这位严师的指点,所以***在12岁时,父亲送回米脂跟李鼎铭在陈岔读书。

可是不久,***不得不辍学。原来他的祖父、祖母相继去世,不久伯父也病故了,家中一时混乱。杜良奎一直在榆中教书,不问家务,万般无奈,唯有让年仅14岁的儿子放下书本,承担管家的重任。

***虽然年纪小,但他表现的却十分高明,他学伯父的办法,把家所需的日用品开出清单,每逢遇集,骑上小毛驴,上街采购,很少有缺这没那的现象。他还经常与雇工一道上地劳动,勤俭持家,很快的就掌握了一套经营家务、保全家业的本领。他与雇工以礼相待,同甘共苦,与村里的平民百姓处得十分融洽。他又很懂事,有时还给人们调解不合理的纠纷,深受群众的爱戴和好评。直到现在,人们谈到杜家的英雄事迹时,还说杜光亭从小就很懂礼义,对人很诚实忠厚,尊大尊小……

可是***的学业却荒废了。平时***虽肯看书,但大多看的是我国古代帝王将相英雄人物谱一类的书,对学校教科书,如语文、英语很少过问。1920年的暑假,父亲从榆中回来,对他进行了次测试,大为失望,除数学外,其他几乎交了白卷。于是便将家务交给侄儿杜聿成,将***带到榆林中学读书去了。

当时榆中的校长是杜斌丞,是杜良奎的家族孙子。杜斌丞是我国著名的爱国**人士,他注重教育救国,经常上台给学生讲**救国的道理,***也深有感悟。但他在校却轻文重武,喜爱体育和射击。学校请来一位擅长体育运动的武术教师,每周两堂体育课,杜学**别专心,很快就掌握了步枪的瞄准射击本领,使他对军事知识发生了兴趣。

***在榆中读书时,正是我国“五四”运动和我国***诞生之时,无产阶级**的新思潮开始传播,榆林中学图书馆也引进一些进步刊物,青年学生要求抵御外辱、救国图存的爱国运动席卷全国。这时***就立下了立志报国的志向:要么学好英语,出国看看世界列强,学他们富国强兵的方法;要么投笔从戎,自己训练出一支保家卫国的精兵。

时代在召唤,现实在眼前,***投笔从戎的机会终于来了。

相关推荐

姓名测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