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姓氏名人 > 作家 > 朱葆光
朱葆光

朱葆光

朱葆光,男,汉族,出生于1910年,北京大兴人,著名作家。1930年肄业于青岛大学外语系。1927年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任左翼作家联盟北平分盟干事,曾参加工人运动、农民运动、革命互济会、反帝国主义大同盟,后历任沈阳中学教员,药棉纱厂秘书,《临河日报》主编,中华全国文艺协会北平分会理事,中外出版社编辑,文化部艺术局编审处干部,人民文学出版社第四编辑室副主任、翻译。

个人资料

  • 中文名朱葆光
  • 国 籍中国
  • 性 别
  • 职 业翻译
  • 毕业院校青岛大学
  • 代表作品《红色中国的挑战》、《逃出巴尔干》

详细介绍

  朱葆光的个人简介

  朱葆光,北京大兴人。1930年肄业于青岛大学外语系。1927年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任左翼作家联盟北平分盟干事,曾参加工人运动、农民运动、革命互济会、反帝国主义大同盟,后历任沈阳中学教员,药棉纱厂秘书,《临河日报》主编,中华全国文艺协会北平分会理事,中外出版社编辑,文化部艺术局编审处干部,人民文学出版社第四编辑室副主任、翻译。

  朱葆光的主要成绩

  1926年开始发表作品。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译者特写集、《红色中国的挑战》、《逃出巴尔干》,小说《妻》,《珍妮小传》、《金色布拉格》、《远方的歌声》、《前列》、《苏联的人民和生活》、《桥》,电影文学剧本《伟大的转折》等。

  1、“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中国的"圣经"。“四书五经”是《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四书)及《诗经》、《书经》、《礼记》、《易经》、《春秋》(五经)的总称。这是一部被中国人读了几千年的教科书,包含了中国古代的政治理想与治国之道,是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一把钥匙。书里许多语言,如“当仁不让”、“名正言顺”、“巧言令色”等等,直到今天仍在使用。

  2、《老子》

  《老子》五千言,震古烁今,研究它的著作汗牛充栋。老子是中国第一个纯粹的哲学家,老子的思想成为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一种思想倾向。道法自然、清静无为的思想,几乎对每一个有文化的中国人都有重要影响。《老子》文字简约,说理透彻,含义深邃,富有辩证精神,特别能启发人的思考。《老子》文字不是特别艰深,历代注家又多,选一种较好的版本当能有助于阅读理解。

  3、《庄子》

  《庄子》继承发扬了《老子》的思想,与《老子》一起合称“老庄”,成为道家的经典。庄子对生死的态度十分达观,“鼓盆而歌”成为庄子的典型画像。《庄子》文字上汪洋恣肆、丰瞻华美,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对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书中运用了大量的寓言来说理,比如《庖丁解牛》就是著名的一篇。

  4、《韩非子》

  《韩非子》一书集先秦法家思想之大成。韩非子思想是在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法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政治以力服人的“霸道”的代表,与“四书五经”代表的以德服人的“王道”一起,互为表里,历代王朝的统治者或多或少都受它影响。

  5、《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不是中国第一部兵书,却是最好的一部兵书,它诞生于春秋几百年战乱的背景之下,涵盖了军事中一切重要问题,被我国历代军事家奉为圭泉。它还被译成多种外文,具有世界影响。《孙子兵法》简洁的语句中蕴藏着丰富的内容,对当代商业社会中人的行为处事亦颇多启发。

  6、《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我国第一部医书,相传是黄帝所作,代表了祖国医学最早的光辉成就。它对于病理学与治疗学的辩证思想,成为祖国医学发展的指导思想,为中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黄帝内经》是先秦时期整理成书的,文字较为古奥,不熟悉中医术语的读者可能会有一定困难。

  7、《史记》

  西汉司马迁宫刑之余发愤创作的《史记》,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开创了我国纪传史编撰的先河,成为历代官修正史的典范。《史记》记述了上古至当时的历史,其中“书”的部分较难懂,但却是司马迁历史思想集中表述的部分。全书精华在于“世家”与“列传”,司马迁为我们描绘了许许多多有个性、有感情的历史人物形象,他在历史人物身土倾注了自己的情感。《史记》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还是一部文学著作。

  8、《世说新语》

  忽视《世说新语》,就忽视了传统中国人精神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魏晋风流成了一代又一代读书人的理想人格,跟他们追求美、追求自由而深情狂放是分不开的。本书故事短小精悍,文字精炼上口,思想或清新挥洒,或沉郁勃发,读起来往往有会心之处。

  9、《贞观政要》

  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被当作中国封建社会理想的清明政治的代表,本书就是记录李世民君臣谈话、活动的作品。李世民雄才大略,又得遇几位旷世英才,君明臣杰,造就了一代伟业。他们的治国思想与处事模式成了典范,到今天仍值得我们作批判地吸收。

  10、《金刚经》

  《金刚经》不是中国人写的书,它是一部印度佛经,但1000多年来,它已经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因为篇幅短小,思想又有代表性,它成了为人们念诵最多的一部经。它宣扬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思想成了中国佛教的主题之一。它篇幅的短小也许可以弥补部分文字比较生涩的难处。

  11、《坛经》

  《坛经》是禅宗的六祖惠能的弟子所作,又称《六祖坛经》,是表述中国佛教思想的开山之作。它更把中国传统与佛教教义结合起来,创立了纯粹的中国禅宗。以心传心而顿悟的传道得道方式深受欢迎。唐宋以降,不但影响知识分子,还及于劳动人民。《坛经》思想深邃而文字浅白,读懂字面意思并不太难。

  12、《颜氏家训》

  北朝颜之推著。中国古代是家族宗法社会,这种社会的理想生活是耕读传家。《颜氏家训》就是维护这种理想,实施这种理想的蓝图。它对家族家庭中几乎一切事务都提出了合乎那种理想的标准与要求。因此,一经产生便被历代奉为金科玉律。其中虽有教条烦琐之处,却也不乏于今仍有价值的地方。

  13、《资治通鉴》

  我国古代编年体历史著作的代表,北宋司马光著。《资治通鉴》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为统治者作借鉴之用。本书记事条理清楚,画人风神毕肖,说理明晰透彻,是《史记》之后,文学成就最高的史学巨著。后来的《续资治通鉴》、《清通鉴》与之形成一完整的古代编年史系统。

  14、《菜根谭》

  《莱根谭》是明朝洪应明编的一部书,是论述修身处世、待人接物应事的格言集,它揉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佛家的出世思想,形成一种在世出世的处世方法体系。由于它讲的是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因此流传久远,直到现在仍有颇多启发价值。无论是成功者还是失意者,无论是商界的还是政界的,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语句。

  15、《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是所谓中兴名臣,又是当时的理学领袖,在戎马倥偬、公务繁忙之余写给家人子弟的书信,表现了他对于家事,用封建理学观念指导之下的家人成长的看法,在当时及以后,获得了极高的声誉。他在封建社会末期,试图重振封建道德,但其中一些基本的修身齐家处世的观念,也很有意义。毛泽东同志青年时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16、《鲁迅选集》

  鲁迅是中国传统最深刻的批判家,他从旧营垒中冲杀出来,反戈一击。他因早年的经历和所受的教育,所以能看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劣根性;他后来又接受了新思想,所以批判起来鞭辟入里,犀利无比。只有理解了鲁迅的批判,我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才能看清究竟哪些是糟粕,哪些是精华。时代向前的每一步发展,都使我们更深一步地认识到鲁迅的价值。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