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姓氏名人 > 医学家 > 吴英恺
吴英恺

吴英恺

吴英恺是辽宁新民人,医学家,也是中国胸心外科的开创人之一。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毕业于原辽宁医学院,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他首次成功切除食管癌,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他成功地施行了中国第一例未闭动脉导管结扎术,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78年组建中国第一个心血管病流行预防教研组,推广心脑血管病的调研防治。

个人资料

  • 中文名 吴英恺
  • 国 籍中国
  • 民 族满族
  • 出生地 辽宁省新民县
  • 出生日期1910年5月8日
  • 逝世日期2003年11月13日
  • 职 业医学家
  • 毕业院校辽宁医学院
  • 主要成就中国胸心血管外科和心血管病流行学的奠基人之一

详细介绍

  吴英恺的生平

  1910年(清宣统二年)5月8日,生于辽宁省新民县。

  1926年(民国十五年),毕业于辽宁省新民县立中学。

  1927年(民国十六年)夏,考入沈阳奉天医科专门学校(曾称盛京医科大学,后称辽宁医学院,呢称“小河沿医学院”)。

  1927-1933年,于辽宁省奉天医科专门学校学习并毕业,获内科、外科双学士学位。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毕业于原辽宁医学院(通称小河沿医大)。

  1933年至1941年,在北京协和医院任外科住院医师、研究生、助教、讲师。

  1935年(民囯二十四年),被选为外科研究生,在米尔特纳(Leo J.Miltner)教授的指导下做临床及外科实验研究工作。

  1936-1941年,先后任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助理住院医师,外科总住院医师,北京协和医学院外科学系助教、讲师。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7月,升为外科总住院医师。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外科学系助教,次年升为外科学系讲师。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4月26日,在北京协和医院实施了中国第一例食管癌手术。之后从1948年-1958年,千例的手术足以让世人景仰。

  1941年(民国三十年),被选派到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的华盛顿大学医学院进修胸外科。

  1941年至1943年,在美国圣路易市华盛顿大学进修胸部外科。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秋,回中国。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任重庆中央医院外科主任,开展肺切除术动脉导管结扎术、纵隔肿瘤切除术、胸腰交感神经切除治疗高血压等胸部手术。

  1944—1948年,他先后在重庆中央医院和天津中央医院创建外科。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他在天津中央医院建立胸外科,在这里,他完成了中国首例慢性心包炎切除术。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5月,北京协和医学院复校,吴英恺重新回到协和任外科教授。

  1948-1950年,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外科学系教授。

  1949年,成功地施行了中国第一例慢性心包切除术。

  1950-1956年,任中国协和医学院外科学系主任教授。

  1951年,被任命为外科学系主任、教授。

  1956年,根据他的建议,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总后勤部卫生部决定成立全国第一所胸科专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科医院,他被任命为院长兼外科主任。

  1955年,吴英恺应邀出席苏联第26届外科大会。他在参观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等地的几家外科医院、外科专科研究所时,受到启发,认为办专科医院、研究所,是发展外科技术的必由之路。

  1956-1958年,组建中国第一所胸外科专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科医院,任院长兼外科主任。

  1956年,吴英恺主持创办了全军,也是全国第一所胸科医院,半年之后,医院的改组和建设就基本成型了。

  1958年秋,胸科医院从部队系统转入中国医学科学院,改名阜成门外医院(简称阜外医院),他继续任院长兼外科主任。

  1962年,成立了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他兼任所长直到1980年秋。

  1979年,他以非凡的气魄组织了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90个城市及208个农村地区的高血压普查,总计普查15岁以上人口共4百多万。

  1981年春,他着手筹建北京市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9月该中心正式成立任主任。

  1982年,吴英恺带领一批专家,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莫尼卡(MONICA)方案,组织领导专业队伍对北京市6个区的73万人口,以及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的550万人口,开展了堪称世界最大范围人群的心血管病监测。

  1982年,在美国凤凰城,国际胸部外科会议上,吴英恺的《中国食管外科40年》的论文几乎折服了会场的每一个角落。

  1983年,世界卫生组织决定在全球四大洲2000多万人群中首次开展大规模的心血管病趋势和决定因素监测。简称莫尼卡方案。得知这一国际性研究项目后,吴老亲赴世界卫生组织代表中国请缨。在他的争取下,中国成为莫尼卡方案中惟一的发展中国家。

  1984年4月,又建立以心肺血管病为重点的北京安贞医院,他兼任院长。

  1987年,退居二线,为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名誉所长。

  1991年,设立“吴英恺青年医疗科研基金奖”,至今已在北京安贞医院运作20余年,共奖励在临床、科研作出突出成绩的医务人员100余人。

  1995年,北京市卫生局、北京晚报启动了健康快车活动,开展心脑血管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工作,成为“健康快车”的首任列车长。

  1997年,组织发起了“首都爱心护心工程”,组织基层防治人员培训班,亲自讲课,编写教材和科普材料。在北京18个区县城乡人口中,开展心血管病的科学普及和预防保健。

  1998年,获中国医学科学院授予的“第三届中国医学科学奖”,奖金10万元全部捐给“首都爱心护心工程”。

  2001年,将奖金2万元全部捐出,奖励北京安贞医院文明优质服务突出的青年医务工作者。立遗嘱,提出后事从简,捐献遗体做病理解剖。

  2003年11月13日逝世,享年93岁。

  吴英恺的主要成就

  科学研究

  吴英恺20世纪50年代末组织华北四省一市食管癌防治科研大协作,开展流行学病理和发病学研究,降低了死亡率、提高了治愈率,学术水平达到国际前列。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组织开展心脏血管外科,在心脏外科、胸主动脉瘤外科及肾血管性高血压外科治疗等方面做了开创性工作。进入20世纪70年代,开展高血压、脑血管病、冠心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及人群防治工作,组织全国高血压普查,并在工厂、农村、城市居民中开展高血压等常见心血管病的人群防治工作。取得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中国和国际心血管病防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使中国心血管流行病学研究走上了国际舞台。晚年积极组织开展《爱心护心工程》,推广心血管病的保健科普工作。

  1941年(民国三十年),被选派到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的华盛顿大学医学院进修胸外科,其食管癌11例手术治疗的报告在圣路易斯外科学会上引起广泛注意,因为当时他的导师格雷厄姆(Evarts Graham)教授也曾做食管癌切除手术,但无一例存活,而吴英恺和协和医院外科所做的11例竟有6例较长期生存。

  吴英恺还是国产降压药“0号”的发明人之一,他亲自向卫生部提交使用降压0号的申请,1977年,卫生部正式批准这一申请。

  主要著作

  主编或合编《临床外科手册》、《胸部疾病》、《胸部外科》、《食管癌和贲门癌》、《国际心胸外科实践》等专著十余种。

  人才培养

  他一生主持创建了三所医院,(解放军胸科医院(解放军309医院的前身)、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和北京安贞医院,吴英恺均为首任院长。)两个研究所,五个胸心外科,培养了大批医学人才。

友情链接